这些西工大一流学科,你想报考吗?
2月14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今天,我们一起来揭秘这3个“铸国重器、育国栋梁”的一流学科吧!
材料科学与工程
1. 一流人才培养践行根本任务
成立科教实践与材料分析创新中心,构建本-硕-博-青年教师全链条培养平台,获批西北首家联合办学机构“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2. 一流师资队伍构筑发展动能
拥有两院院士7人(双聘2人),其中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双聘1人);新增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3人;新增国家级领军15人次;新增国家级青年人才20人次。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获批三期延续资助,新增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3个。
3. 一流科研成果支撑重大需求
形成“重大基础→预研与技术攻关→重大重点型号应用”产学研用可持续发展模式,近百项科研成果在国家重要装备的200余个型号上应用。新增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新增国家自然基金基础科学中心1个,重大科学仪器项目2项,省部级一等奖12项,国家级技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创新争先奖2项。
转化成立的铂力特、鑫垚、超晶和迪泰克等公司已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的创新源头。铂力特作为中国第一家3D打印上市公司登陆科创板,鑫垚成为国投控股企业,并待上市。成果转化同时还支撑华秦科技登陆科创板,成为“隐身材料第一股”。
4. 一流学科声誉彰显学科气派
2018年ESI排名跻身全球ESI前1‰,2021年软科排名全国第1,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魏炳波院士当选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并牵头国家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设置的材料科学2035学科发展战略咨询项目,张立同院士当选何梁何利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两机专项专家组成员和材料专业组组长,李贺军院士等20余位教授担任国家部委咨询专家,黄维院士当选中国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并担任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成来飞教授当选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获批3个教育部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国合基地及3个教育部留学基金委人才培养项目,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项。
机械工程学科
1. 育高端人才
机械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为根本导向,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第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21年U.S.NEWS机械工程学科排名中名列全球第8,初步建成了具有鲜明航空、航天和航海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机械工程学科,成为高端机械人才的培养基地。
机械工程学科“天工开物、飞天巡洋”文化
2. 建一流师资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5人(含双聘),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人,国家创新争先奖获得者2人,国家级专家25人,省部级人才10余人。形成以空天微纳、航宇装配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科研团队;以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为代表的名师团队;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陕西省高校心理咨询优秀案例获得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海外归国教师等为代表的思政团队。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极端环境智能微系统团队
3. 拓学科前沿
深入开拓空天机械结构智能优化设计、航空航天高性能制造与装备、空天地海特种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极端环境智能微系统及装备等四个高峰学科方向,创造航空制造多个第一,引领国际学术发展趋势。相关研究得到多个国际一流大学跟踪研究,获IEEE MEMS最佳论文奖(国内首次)等国际学术荣誉;近五年来,相关成果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共计3项,教育部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相关成果展示
4. 铸大国重器
面向大国重器制造,突破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装备及核心元器件等“卡脖子”关键技术。解决了重要核心部件微纳制造难题,助力“人造太阳”重大突破;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超高过载测量、破解“深钻精打”难题;创造中国航空制造多个第一,支撑战略空军建设;深度参与大飞机、重型火箭、高超声速飞行器、航母、万米深潜等40余种大国重器型号研发,助力强国梦、强军梦。
C919大型客机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1. 扎根西部,构一流体系
学科构建起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体系。拥有院士10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18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5人,国家级创新团队8支,国家级专家40余人。拥有4个一流本科专业,建成8门国家一流课程。以“塑情怀-厚基础-重实践-拓能力”为主线,将空天报国精神和行业特质融入学子的灵魂。近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2 项、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2 项。拥有4个国家级教学平台,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唯一、亚洲最大的低速翼型风洞
2. 立德树人,育国之栋梁
学科被誉为“中国飞行器总设计师的摇篮”,人才培养“西工大现象”蜚声中外。学科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为我国培养出本学科下设的四个方向的首位博士。毕业生中涌现出15位两院院士,18位将军,48位国家重大型号总师/总指挥。享有盛名的“军机三总师”、“民机三总师”、“一小班三总师”、“一小班三位航发制造总经理”、“航天三少帅”中的2位和6位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得者,均出自本学科。
5381班三总师在西工大校庆同台表演(从左往右:歼-20总师杨伟,歼-15常务副总师赵霞、运-20总师唐长红)
民机三总师在西工大梧桐大道合影(从左往右:ARJ21总师陈勇、C919基本型总师韩克岑、CR929中方总师陈迎春)
3. 顶天立地,铸国之重器
学科致力于打造航空航天国之重器。学科深度参与大飞机、两机、载人航天、探月等8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期间承担亿级科研项目4项,千万级科研项目60余项。学科与行业单位紧密协同攻关,突破系列关键技术,近5年新增国家奖 8 项,省部级奖 28 项。学科建成国内最大的无人机产业基地和飞行试验测试中心,挂牌建设重点无人机培训中心,累计研发 60 余型无人机,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两获国家“重大贡献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研制的无人机先后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和建军90周年阅兵,举世瞩目。
西工大无人机亮相建军90周年和国庆70周年阅兵式
号角激昂,西北工业大学将继续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努力奋斗!
期待未来与你一起在工大的校园里携手共进!
★
往 期 精 彩
★
来源|学科办、材料学院、机电学院、航空学院
编辑|苟思源
责编 | 赵珍
审核|林鑫、陈仲昌